心理咨询
今天是:
首  页中心简介服务指南婚恋情感家长之家老年心理企业EA青年之家心灵成长田小芬专栏收费标准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婚恋情感
男人和女人的四类互动关系
来源: 作者:   阅读:2370 次  日期: 2008-07-30
  

     每个人对感情都有特别的需求,在两性关系里常常可以看到四种关系, 共生、寄生、各自独立和相互依存。从这四种男女相处类型中, 可以检视个人的两性关系是否健康健全。

1、共生关系—— —琼瑶笔下的病态互依

   共生关系:两个圆一样大,重叠在一起。共生的双方都视与对方合而为一为最高境界。 觉得两个人相爱,就是要那样地缠绵悱恻、 同生共死、如胶似漆,似乎才叫做爱情。 认为相爱的两个人在生活的步调、思想、对事物的看法、观念上都要一致,才叫做亲密的关系;两人对家庭的生活水准、物质的需要、未来的蓝图规划也都要求一致。当两人看法不同或者有冲突时,就会觉得关系受到威胁,为了维持心目中的亲密关系,往往刻意委曲求全以避免冲突。 牛肉汉堡各有所好 例如在我的婚姻生活当中,出去吃饭的时候,也许我想吃 日本料理,而太太却想吃川菜,或者我想吃牛肉面,她却想吃 汉堡—— —结局不是我委屈自己陪她去吃汉堡,就是她委屈陪我 吃牛肉面。在那个时候,我们根本没有分开行动的观念,甚至 于完全不懂得我们可以各自去享用各自喜欢的食物,然后约好 一个地方再相会,总是觉得要陪伴对方,对方要陪伴我。我要 参与她所有朋友的聚会,她也要参与我所有朋友的聚会。看起 来要像神仙眷侣,鲽情深,长相厮守,永不分离。在关系中两个人的世界变成了一个,这样的关系就是共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若具有共生的关系与想法的夫妻,会要 求彼此在教养上有一致的态度,认为“即使你的意见与做法和 我不同,也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你可以事后再跟我谈, 这样才能让孩子信服与尊重父母的权威”,相信不少夫妻都持有 这种看法。但现在我并不认为这样的教育观念是对的,我会让 我的孩子了解妈妈可以有她的意见,爸爸也可以有他的意见, 这件事情妈妈反对但是爸爸赞成,你们可以照自己的想法去尝 试,但必须努力让妈妈接受。 很多夫妻在教养态度上有示范共生的想法,所以将来孩子 也会受到影响,认为两性之间就是要这样共生。 在这样的共生关系里,其中不可能没有委屈、没有压抑、 没有迎合、没有讨好,但身在其中的人甚至自己都察觉不到潜 藏的不满和牺牲。或许这样合二为一体的关系让人羡慕,但请 试想,两个在不同文化背景、环境、不同父母教养下长大,两 个原本有不同生命历程和价值观的人,有无数个不同的特点和 经验,怎么可能完全融合成一个共同体呢?因此,在这样的共 生关系里,为了要共同经营这种一体的感觉,有无数次自我在不自觉中被牺牲掉,彼此都会有牺牲的感觉。 渐渐地,要维系这样的一份关系会越来越沉重,越来越辛 苦。内在的自我一再被压抑,自我想要得到自由与解放的声音 会逐渐茁壮。直到有一天,会有一方开始冒险,想要脱离这个 关系,想要呼吸新鲜空气,不想被窒息,这个人在关系里就被 称为变心或者背叛者,会受到各方的责难。 所以在工作坊里,我让夫妻或情侣用那样的方式走路,某 些人就突然感受到身体猛然觉醒,感受到彼此的辛苦,更进一 步带来关系的觉醒—— —只要有一方脱离,另外一方就倒下;倒 下的受伤了,被称为牺牲者、受害者,伤心、愤怒,而先脱离 的人也充满自责与悔恨。 这种共生的关系,严重地说是一种病态,但却也是许多情 侣夫妻一直在追求、努力经营的关系。一直到有一天,其中一 方感到窒息,想要追求自由,也就是关系面临挑战与破灭的危 急时刻。若能尽早检视自己的两性关系,适时调整沟通,给予 自己与对方更多的空间与成长,感情才能持久。

2、寄生关系—— —你是我的一切

   寄生关系:一个大圆,一个小圆,小圆依附在大圆之内。 这样的关系,对寄生的人而言,寄主是他的全部,而对寄主而言,寄生的人只是他的一小部分。 在我的亲密爱人工作坊里,我往往会让男女双方彼此交替 背着对方,要被背的人紧紧抓住、牢牢地缠住背自己的人,把 自己当成只要一掉下来就会摔死一样。也要求背人的一方要好 好地背着背上的人,要当成只要一让对方滑到地上就会摔死。 就这样子背着散步,一直到两个人都受不了为止。同样地,有 些处在这种关系里的夫妻或情侣在经过这样的体验之后,猛然 觉醒他们关系里的问题。 传统的妇女、传统的婚姻比较多这样的寄生关系。对女性 而言,家庭、孩子就是她的一切,而先生就是满足这一切的最 重要资源。所以在她跟先生的关系里,先生是她的一切,她必 须紧紧地抓住。先生变心了,爱上其他女人,对她而言,就好 像寄生虫突然失去了寄主,不知道应该怎样活下去,没有信心 自己可以独力承担经济与教养的责任。 对先生而言,家庭只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事业、理想、社 交活动、嗜好、兴趣等除了家庭以外的这些领域,都可以满足 他心理上的需要、丰富他生命的色彩。对寄主而言,失去寄生 者,对他的生存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威胁,因此他不会花费 所有的精力和时间去照顾与满足寄生者。然而道德观念、宗教 信仰、社会舆论的束缚,或是基于保护孩子的心态,或来自于 家族、法律制裁的力量,仍然使这些寄主感到必须背负他的寄 生者。 在这样的关系里,就如同我会在工作坊里要求他们彼此交 替背负,紧紧缠住对方,处于这样的状态下,寄生者与寄主双 方都是痛苦的,也都是辛苦的。 当然,也有一些角色互调的状况,有些内在心灵、心理力 量比较强的女性会碰到情绪、心理上比较脆弱、依赖需求比较 强烈的男性,形成特殊的寄生关系。个人的心理、人格若不健 全,也特别容易产生寄生关系。双方对彼此的需求特别多,情 绪起伏特别大,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互相伤害。社会上常见到 一些情杀的暴力、血腥事件,多半是寄生者因人格、心理不健 全而过度依附感情,寄生关系遭到威胁或破灭时,一时无法承 受或一时失去理智所致。因此,寄生的两性关系是不健康或者 可以说是病态的。

3、各自独立关系—— —双方平行而没有交集

    各自独立关系:两个圆一般大,或差 不多大小,各自独立而无交集。在这样的 关系里,常因彼此距离拿捏不当而渐行 渐远。 在某些夫妻关系或两性关系里,会不 成熟地模仿欧美文化里的独立自主。“你是你,我是我;我不是为了迎合你的期待而来到这个人间。”
“你无须满足我的期待,你有你的世界,我有我的世界,你可以 过你想要的生活,我也可以过我想要的生活,你可以有你的社 交圈,我也有我的社交圈,我们彼此不干涉、不过问对方的行 为。”这样的态度与精神必须在全然尊重对方,也清楚自己人生 使命的前提下达成共识,非轻易地允诺或个人率性而为。在摸 索感情相处的模式上,有可能受到独立需求的误导而形成各自 分开、无交集的状态。 在工作坊里,我会让夫妻或情侣相隔约三步远,站右边的 人请她看右边的风景,在左边的人请他看左边的风景,然后一 起散步。我会规定他们的目光不要有任何的交集,让伴侣各自 去感受这种各自独立的关系,在心灵的深层到底有什么感觉。 人类是心灵高度发展的动物,也是群居的生物。人除了有 独立自主的需求以外,还有亲密跟联结的需求。有些人为了要 追求自己的独立自主权,甚至因为害怕失去独立自主而宁可舍 弃两性关系。像这样的情况,有可能是因为童年成长过程中被 父母操控、干涉,造成一些创痛性的经验,而导致不愿意被干 涉、被控制的心态,由此而形成各自独立的关系。这种看似自 第5章 男人和女人的四类互动关系
由没有牵绊的关系,相对地也会失去亲密联结,无法得到心灵 的滋润与心理更深层次的满足,这样的关系也是不健康的。

4、相互依存关系 —— —亲密中有独立的健康形态

    相互依存关系:两个圆一般大,有交集也有各个独立的部分。在这样的关系里,有亲密的交流,尊重对方独立自主的 一面。在男女相处的四种关系里,这是最健康的关系形态。一个 健康的两性关系,是彼此有交会的时候,同时也有独立的时候。 有联结、亲密,也有自主独立;有共同的生活重心,也有各自 的社交圈子。在工作坊里,我会让两个人一起散步,偶尔回头看看伴侣,当他们发现另一半也在注意他的时候,互相深深地 注视彼此,然后牵着手走一段路再松开手。通常参加工作坊的 夫妻、伴侣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对这四种关系的活动设计,这 个部分令他们感到最轻松、最愉快,也最喜欢。 因此,一个健康的关系,双方必须尝试了解,两个来自不 同成长环境的人,彼此的心灵刻画着不同的人生经验。在坦诚 的互动过程中,自然地产生某些交集。在心灵交会的时刻,也同时去尊重、了解、接纳还没有办法交集的部分,给予对方更 多的时间、包容与沟通。 了解了这四种关系之后,接下来探索在我们的成长过程里, 在潜意识的深处,什么样的一些经历会创造出这些不同的关系, 甚至会让人沉溺、执著在某一种关系里。童年时期的接触品质 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是完全处于依赖的状态。 除了呼吸与哭泣以外,完全没有操纵环境来满足自己生存需求 的能力,一切的需要完全要通过父母或者是其他大人供给,这点在前面权力架构的部分也稍微有所提及。 有些人在处于依赖的婴儿阶段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譬如 说,父母太忙,当婴儿尿布湿了、肚子饿了,没有能够即时来 满足他的需要。在那段时间里,婴儿的心智还未发展,完全处 在生理需求的状态,没有足够的理性和心智可以去了解尿布湿 了或肚子饿了是会被解决的。他只感觉到存在的本体受到威胁, 而他唯一的表达能力是用哭声来呼唤照顾他的成人,来帮他解 决这威胁性的情境。在这威胁性的情境未被解决之前,他是处 在一种依赖的需求受到创伤的状态,也就是能够满足他依赖的 人,没有适时提供协助。这样的一些经验,会深深地刻画在身 体、意识与灵魂深处。或者有些父母认为要训练孩子独立,在 婴儿几个月大还处在依赖需求的时候,就让他单独睡在婴儿床, 很少去抱孩子,其实这个时候孩子有非常多渴望被拥抱、被触 摸的需求。 渐渐地,当婴儿从十个月至一岁开始,逐渐发展脱离母亲 的独立能力。如果你观察过婴儿刚开始在学爬,或者走路、坐 学步车时,你会发现刚开始时他每移动几步,就会回头看看大 人在不在身边,或者有没有人在注意他。如果这个时候父母适时给予他注意,他就会很安心地往更 远的地方去探险。如果发现大人已经不在了,或者没有人在注 意他,他会停下来,或者会朝向大人的方向移动,或者会害怕、 会哭。这段独立的发展期大约到一岁半,这段时期所感受到的 安全感越强,这个孩子就具备越强的冒险探索心;越是欠缺安 全感的孩子,就越容易失去他的活动力、冒险探索的好奇心。 到了两三岁,孩子不再与父母形影不离,会离开房间到客厅、 阳台,甚至跟邻居的孩子接触,开始学习自己独处、自己玩 玩具。 在这段追求独立需求的发展时期,有一些人受到了创伤, 譬如说没有得到充分的支持、陪伴、充分的安全感,或者想要 进行冒险与探索时,从父母那边得到了太多的干涉、限制,日 后会对身心灵产生一些影响。 一个人在幼儿时期,如果在依赖期和独立期都能够健康地 发展,他就会很自然地大约在三至六岁迈入更成熟的相互依存 期。他将学习到一个人可以独处做自己想做的事,玩自己想玩 的玩具,然后也可以有需要依赖、需要联结、需要被陪伴的时 刻。从出生到婴儿期、再到幼儿期,如果在依赖期、独立期、相互依存期都能够健全、成熟地发展,那在他长大成人后,很 自然地就可以拥有相互依存、健康的两性关系。

    前三种共生、寄生、各自独立的关系,看起来好像是因为性格的不同所造成的。但其实这个性格是第二天性,并不是原来的本性,而是在幼年时期发展得不够健全、完整、成 熟,从而刻画在我们的意识深层,继而影响到长大成人以后的两性关系:

      A、 执著来自匮乏

      依赖期的伤害来自于需求未得到满足,基本上分为三类。 其一是没有得到足够的、高品质的拥抱和肢体接触;其二是内发性生理需求,如饿了、渴了、尿布湿了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和 抚慰;其三是外来威胁性情境,如被蚊子叮咬,襁褓期的孩子 没有足够的心智去辨识危机大小,需要大人协助他解除外来威胁。 孩子需要大量的接触与抚慰,而被接触时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有的父母接触孩子时非常温柔、细腻,疼惜的意念会传递给幼儿,每一次高品质、温柔舒适的对待,都会增加幼儿 “我是值得被爱的”、“我是有价值的”的感受。这些自我价值感的根基其实在一岁以前就已经奠定了,如果在需要时没有被满足,父母长时间都无法陪伴孩子,孩子就会形成恐惧被遗弃的心理状态。

      B、被遗弃的恐惧

     很多人长大后在两性关系中有害怕被遗弃的恐惧感,这种心态可能在幼儿时期就被种下了。或许是父母的个性较急切, 接触的品质比较粗糙,每次这种粗糙的对待都会削弱孩子的自 我价值感,让孩子认为“我是不好的”、“我是不被疼惜的”。在 一岁以前,我们自我价值感的高低,就已在潜意识的层面扎下 了根基。 自我价值感的高低是自尊与生活的根基。在两性关系的相处中,自我价值感较高的人,比较少恐惧或被遗弃的担心、害 怕或嫉妒、自卑。当另一半有外遇时,其实最大的伤害不是来 自于他爱上了另外一个人,而是来自于自我的贬损,当事人往往会自我怀疑,究竟我哪一点不好,让他不想和我在一起。但许多先生外遇的对象条件往往不如原配,当妻子在责备先生变心时,其实内心有个更深的声音在伤害自己:我连那样的女子 都不如。但若是自我价值感较高的人,就不会在比较关系中有所怀疑或自我伤害。如果在依赖期没有得到满足,除了内在自我价值感低落,让人产生“我是不值得被爱”的信念外,还会对外在周围的人、 事、物产生不信任的感觉。古时有一则故事: 一位郑国人丢了一把斧头,他的一位邻居与他平日就处得 很不好,他一向对邻居的人品有所质疑,这时候他更认定这把 斧头是这位邻居偷去的,于是暗中观察这位邻居一个月:邻居 闪烁的眼神,鬼鬼祟祟、偷偷摸摸的行为举止,更让他确定邻 居是小偷。但有一天,他忽然在柴房中发现了那把丢失的斧头,原来是被柴火掩盖住了。之后他再看那邻居时,怎么看也不像是小偷了。婚姻中类似这种疑心病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C、疑云密布

     这种内在深层对人、事、物的不信任,我们往往会把它模糊地认为是命运的捉弄,而不知其实是源自个人内在深刻的心理伤痕,而让我们想去抓住一些感觉。有一个笑话:有一个女 人怀疑她先生有外遇,于是常常从外出回来的先生身上去寻找 另一个女人的蛛丝马迹。有一次她发现一根长头发,便又哭又 闹,不断质询。如果发现一根比她短的头发,她也一样哭闹追 问头发是哪一个女人的,结果有一天搜寻了整晚都毫无所获, 却仍然哭闹不已,先生询问她究竟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她说: “我实在想不通你竟然连秃头的女人都要。” 如果我们对内在失去了自我价值感,对外在世界又缺乏信 任感时,那么在两性关系中就容易陷入这样的情境,会用自己 主观的意念去解释整个情境。如男女朋友交往,男方有九十五 次对女方很好,只有五次因情绪不佳而没有那么细心体贴,担 心害怕的女方就可能被那五次紧紧抓住而深感不满。而对男方 来说,他百分之九十五的时间都很在乎女方,可是从未得到肯 定,而百分之五的疏失就被牢记不忘,于是渐渐感到灰心、挫 折。这些灰心、挫折的情绪若未被处理、抒发,就如明珠蒙尘 般,逐渐造成心理上的距离,这是一种无形的疏离感。有的人会害怕这些不满的情绪会伤害到两性关系而压抑、隐忍着不发作,表面上维持着和谐的关系,之后也会逐渐化为冷漠、疏离, 继而丧失了热情。

     例如,很多夫妻最早时相拥而眠、鸳鸯交颈,隔了一阵子成为平躺,再过一阵子背对背各睡各的,再后来就分床、分屋, 甚至分房子。这些身体的距离其实是来自于心理的距离。 不管是依赖期还是独立期,若是需求被剥夺而受伤害时, 在未来的两性关系中都很可能产生极端的现象。不是过度依赖, 强化共生、寄生的关系,就是变得过度独立,不敢去依赖、相信异性。只有当最初的两个阶段都得到成熟的对待,依赖期得 到充分的抚慰,独立期探索的需要被满足,才能健康、稳健地进入相互依存期,才能培养出日后健康、成熟的两性关系。

    检视自己的两性关系


     有的人在共生或寄生关系中,把感情视为生命的全部、人生唯一的意义,若失去了感情仿佛天地变色,这是过度依赖的现象。有些人在年轻时的恋爱是以这样的面貌出现的,其实是 小时候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的,因匮乏而产生强烈的执著,可是经过一次次的恋爱经验、两性互动,个人获得了一些 成长、启发与智慧,看清楚生命的一些真相后,逐渐成熟、疗 愈了伤口,感情才进入比较健康的发展状态与正常的关系之中。 在你的两性关系中,你必须先去检视,你是否有过度依赖 或是过于独立的倾向,抑或是在两者之中摆荡。至于你是否能 清楚分辨自己是在依赖期还是独立期受到不完整的对待,并不 是绝对必要的,只要你有意愿去学习和成长,自然能解开这个症结,找到更好、更适合的感情相处模式。

                                           作  者: 许宜铭

 
业务范围
婚姻、情感咨询
失恋 离婚 婚外情 夫妻关系冷谈 沟通困难、相互怨恨 婆媳关系不和
家庭教育(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
单亲孩子教育 儿童多动症 自闭 不良行为矫治 学习成绩不良 厌学 早恋 网瘾 考试紧张 离家出走
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焦虑 抑郁 强迫症 恐怖症 疑病症 社交障碍 恋物癖 购物狂 失眠 烟瘾
家庭大学幸福系系列课程 (心理素质提升训练工作坊)
让孩子爱上学习——智慧父母效能训练
亲密关系密码——亲密关系效能训练
人际沟通密码——人际沟通效能训练
心灵之旅——萨提亚模式心灵成长训练
 
心理专家顾问 
田小芬,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治疗师,南宁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顾问。
更多专家介绍>>
南宁幸福心心理咨询中心 南宁市幸福心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00号
联系电话: 13607871667 15278078851  桂ICP备20003122号
地 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望园路15号4栋1单元502号房
网站制作南宁茂业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