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
今天是:
首  页中心简介服务指南婚恋情感家长之家老年心理企业EA青年之家心灵成长田小芬专栏收费标准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首页 >>家长之家
对高校师生关系的思考
来源: 作者:   阅读:1356 次  日期: 2009-01-07
  

编者按:
   本该教学相长、感情深厚的高校师生关系近来却屡屡出现不和谐的音符,甚至时有悲剧上演,是社会观念转变的冲击还是伦理道德缺失所导致?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怎样的?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本期话题今天推出王文革的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与思考,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讨论。

      高校师生冲突事件似乎总能够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老师批评学生逃课引起学生反抗、学生质疑老师授课内容……这些个别“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均引起了广泛讨论,“声讨”教师者有之,支持教师者有之;批评学生者有之,宽容学生者也有之,“事件”的影响都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我们有必要冷静思考一下造成这种师生冲突的内在原因,给师生关系一个合理的、明确的定位。

  以老师批评学生逃课引起学生反抗这件事情为例,有人认为,学生是交了钱来读书的,学校和老师有义务给学生提供满意的教育;学生已经成人,有选择是否上课的自由、有逃课的自由,有选择是上课还是到图书馆阅读的自由,等等。反对者认为,当前的这种体制扭曲了师生关系,学生不是受教育者,而是消费者了;学生应当懂得起码的做人准则,懂得做学生的本分,等等。而当事的教授则高调宣称要维护“师道尊严”,要敢于批评学生,不能无原则地一团和气。这里的核心问题似乎是一个“师道尊严”的问题:要不要“师道尊严”,如果要“师道尊严”,又如何维护、实现“师道尊严”?

      “师道尊严”的含义

  关于“师道尊严”,从五四时期以来一直是一个遭到批判的概念。人们批判它,似乎是因为它与传统思想密切相关,属于违背自由、压抑人性、制约个性发展的东西,必须予以彻底的清算。这里似乎有一个误区,就是在理解这个词语的时候,人们并不是从理性上来认真弄清其含义后再展开批判,而是仅仅凭语感来展开批判:将“尊严”当作一个现代汉语中的词,“师道”又是一个词,而且又将“师道”当作“老师”(“道”的承担者、传播者,如同“道成肉身”)来理解,于是,“师道尊严”的意思,就是要尊敬老师,而且要非常地尊敬。这当然是不能接受的。当然这种理解又是和“师道尊严”的本义相违背的。

  “师道尊严”本来的说法,应当是“师严道尊”。《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本来的意思是说,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道理才会受到尊敬。这个说法,应当说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老师是知识、道理的承载者、传播者,你连这个承载者、传播者都不尊敬,遑论他所承载、所传播的知识、道理。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对人的尊敬问题,也是一个对知识、道理的尊敬问题。对于知识、道理的热爱—尊敬是一种可贵的品格。古希腊的“哲学”一词,本义就是“爱知识、爱智慧”。所以,从道理上讲,“师道尊严”没有问题。至于在事实上将老师神圣化(变成“天地君亲师”的排序,变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将老师传播的知识、道理神圣化(圣人之言,不可违也),将师生关系等级化,就不是“师道尊严”本身的问题了。在对待老师的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是高明的,他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爱老师的同时,把真理摆在更高的位置上来爱。这倒是把握了老师的本质,因为离开了真理,老师就不成其为老师了。

      “师道尊严”新解

  在信息时代以前,“师道尊严”的流行显然和老师社会地位有关。知识的拥有者“传道、授业、解惑”,不仅引导着社会的思想文化,而且也引导着个人的生存发展,其地位自然高于常人,不必提倡就会“师严”(老师受到尊敬)而“道尊”的。而到了信息时代,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播者。教师这个职业,是不是“道”的承载者也成了一个问题。这个时候,“师道尊严”不打自倒,老师也就成了一个普通人。这是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对于教师来说会有阵痛,但如果教师不能顺应这种变化,还抱着传统的“师道尊严”不放,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高校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刚刚成人的青年。上大学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是年龄的增长,而且是一种对其地位的肯定。在他们眼里,老师的角色地位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已经消除了中小学那种对老师依附的、敬畏的心理。师生关系从密切变得相对疏离,这种成长的高度与相对宽松的环境,无疑会为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独立个体的发展创造契机。

  大学生在大学里亟待解决的是社会化的问题,即把自己变成一个社会的人。大学生还处在一个身心发展的阶段,这使他们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加上学习具有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使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更加突出,这个群体的优点在于自尊、自信与自爱,弱点在于自尊有余而自立不足,自信有余而自强不足,自爱有余而自省不足;或者还要加上一条,博览有余而读书不足。权利、个性、自由、平等这些概念深入人心,似乎成了他们一切行动的指南。这当然是时代的一种进步,但如果只看到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比如,强调权利而忽视义务,强调个性而忽视社会性,强调自由而忽视责任,强调平等而忽视尊敬,就不免片面了。

  造成师生冲突的原因绝不是个别的现象。这种情况说明,传统的“师道尊严”已不复存在。很多老师梦想恢复“师道尊严”,进入一种受到充分敬仰的状态,这是不现实的。

      由“师道尊严”到“亦师亦友”

  既然“师道尊严”不是一个必然的规则,那么,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又当怎么面对自己的学生呢?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走上讲台呢?我比较赞同一种亦师亦友的态度。你既是他的老师,也是他的朋友。从朋友的角度说,教师有一个“降格”,要把自己从学生上位降为学生的同位,把他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平等对待、作为一个朋友来尊重,这样学生的各种情感、各种行为就变得可以理解了,你也会尽一个朋友之责来尽可能帮助他们。这样,他们才会以一个人、一个朋友的态度对待你。从教师的角度看,你既然是教师,就应当履行教师职责。完成教学任务、启人心智,提出要求、检查作业等等,都是教师这个身份、这个工作的应有之义。另外,教师还有一个无形的职责: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这个职责是靠教师本人的一言一行来实现的,是在无形的熏陶中发挥而成的。这就涉及教师本人的人格魅力问题。教师要有教师的角色意识,要时刻注意提升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教师的境界。而这又是平时功夫,靠的是长期修养,不像备课靠一时努力就能奏效。

  总的来说,“亦师亦友”其实是一个更高的要求,是在实践中才能实现的,不像“师道尊严”那样是一个先验的规则。“亦师亦友”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建立的,这就决定了它不是像传授知识那样可以说说、示范示范就能做到的。教师一方面要“降格”,一方面要提升,这就是“亦师亦友”的要求,或者说,当代的“师道尊严”就应当阐释为“亦师亦友”。

                              摘自文摘报  (作者单位: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业务范围
婚姻、情感咨询
失恋 离婚 婚外情 夫妻关系冷谈 沟通困难、相互怨恨 婆媳关系不和
家庭教育(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
单亲孩子教育 儿童多动症 自闭 不良行为矫治 学习成绩不良 厌学 早恋 网瘾 考试紧张 离家出走
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焦虑 抑郁 强迫症 恐怖症 疑病症 社交障碍 恋物癖 购物狂 失眠 烟瘾
家庭大学幸福系系列课程 (心理素质提升训练工作坊)
让孩子爱上学习——智慧父母效能训练
亲密关系密码——亲密关系效能训练
人际沟通密码——人际沟通效能训练
心灵之旅——萨提亚模式心灵成长训练
 
心理专家顾问 
田小芬,中心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治疗师,南宁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顾问。
更多专家介绍>>
南宁幸福心心理咨询中心 南宁市幸福心心理咨询中心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00号
联系电话: 13607871667 15278078851  桂ICP备20003122号
地 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望园路15号4栋1单元502号房
网站制作南宁茂业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